3月份以來,各地紡織服裝企業迎來了復工復產,可是,受全球疫情影響,紡織服裝企業的海外訂單逐漸乏力持續銳減。3月21日,朋友圈流出這樣一張截圖,有網友稱“福田一天取消了4500噸訂單,也包括其的幾百噸”,更是讓眾多行業人士震驚,圈內人紛紛心生寒意。
福田實業,作為世界大的圓筒針織面料生產商之一,提供針織、染色、印花及整理等高度垂直的綜合服務。除了占總營業額大部份之生產及銷售針織面料的核心業務外,公司產品亦包括色紗、縫紉線及成衣。
作為主要針織面料供貨商,福田實業向超過40個國家的成衣制造商提供面料,生產括運動服、休閑服、睡衣和內衣等眾多國際知名零售商和品牌的成衣,公司在中國、斯里蘭卡及印度尼西亞均設有生產設施。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出現了大爆發。目前多個國家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出臺了一系列封國、封城等措施,對我們的外貿訂單已經產生了影響。
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國家包括:意大利、捷克、西班牙、匈牙利、葡萄牙、斯洛伐克、奧地利、羅馬尼亞、盧森堡、保加利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波蘭、波黑、塞爾維亞、瑞士、亞美尼亞、摩爾多瓦、黎巴嫩、約旦、哈薩克斯坦、巴勒斯坦、菲律賓、薩爾瓦多、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美國、阿根廷、波蘭、秘魯、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危地馬拉、澳大利亞、蘇丹、納米比亞、南非、利比亞、津巴布韋、斯威士蘭。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出席記者會。當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為減緩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提議對歐盟以外人員進入歐盟國家的非必要旅行實施限制。
封國、封城,很多國家和我們之前經歷的一樣,隔離或進入在家辦公、半停工的狀態。情況瞬息萬變,客戶要暫停訂單,要取消訂單,要出貨延期,甚至付款出現問題等各種情況都發生了:
而此時又遇新冠疫情,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出口企業面臨嚴峻考驗。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全球主要的紡織服裝市場需求將下降,受影響的市場就不止是去年一個美國那么簡單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會變得更加突出。
目前紡織行情處于一種淡季之中已經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當然這種情況離不開肺炎疫情橫行與全球經濟形勢走弱的影響。這種影響能夠持續多久還沒有明確的答案,紡織人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同時目前形勢每天都在變化,后再次提醒各位外貿紡織人,出貨前,請務必了解目的國當前的狀態和政策,并確保收款的安全!
近期出貨,請及時收款!
否則可能財貨兩空!
美國已于3月13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聯邦政府將啟動500億美元的緊急資金儲備,用于各州醫療機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同時要求各州盡快建立應對新冠肺炎的應急指揮中心。與此同時,關閉與歐洲之間的人員來往通道,對人員、貨物將進行更嚴格的管理和檢驗。鑒于目前的形勢,提示: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行為需要小心了!
據了解,目前,美國眾多企業、機構已開始進入遠程在家辦公、半停工的狀態,對物流的正常運轉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在這里,我們也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個注意事項,請大家相互轉告,避免財貨兩空:
1. 隨著美國當地的船公司和物流企業陸續開始在家辦公,船公司放貨時間與之前相比有明顯的拖延,碼頭出現卸貨擁堵的情況。轉運內陸的卡車時間也開始不可控。
2. 碼頭的擁堵,將會產生很多額外的堆存費、用箱費、卡車的待時費等,因此,這些額外費用情況請大家務必關注。
3. 如果船東持續在家辦公,為避免放貨不延遲,可能會采取電放的形式,這將產生相應的電放費等。
4. 請務必和收貨人確認是否能按時收貨。如果由于收貨人不能按時收貨 ,會產生超期用箱費、堆存費、預提費等費用。
5. 去美國需要發送ISF(進口安全申報)或者清關的POA(美國海關的客戶授權委托書),建議盡早發送,避免產生罰金。
6. 考慮到美國出現金融崩盤,經濟下滑,請務必了解收貨人的財務情況,及時收款,避免出現棄貨情況。
另外,近日,亞馬遜突然發布了一條公告,要求“FBA非必要商品停止入庫”。
1、亞馬遜正在密切監控COVID-19的發展及其對買家、銷售合作伙伴和員工的影響。為了向所有人提供佳的服務,我們只優先在運營中心接受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非生活必需品(household staples)或醫療用品(medical supplies)類商品目前不能發往亞馬遜運營中心。
2、此入庫限制3月17日5am(PST),執行至4月5日。賣家郵件通知/賣家后臺通知/幫助頁面英文版將于3月17日5am(PST)在US和EUS發布,后續將過更新各個語言版本(包括中文)。
3、在限制入庫期間(3月17日-4月5日),我們預計到會對賣家業務、亞馬遜庫房管理以及買家產生較大影響。賣家不能將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以外的任何商品發送至運營中心。我們會發布賣家后臺通知、賣家郵件通知、以及新的幫助頁面,使賣家了解這一限制。
因此,有做FBA的小伙伴也請務必關注倉儲、庫存等情況,建議盡快轉用海外倉等其他方式進行操作!
紡織老板支招:外貿轉內銷!
上述現象在紡織業里存在不少,為此部分紡織老板深受困擾,思考企業未來的出路。目前口罩成了全世界的搶手貨,但紡織老板總不能把工廠都改成口罩廠吧?有布老板表示打算把企業的經營方向從外貿轉向內貿。那么,這個轉型道路是否能夠適應目前的紡織業呢?
短期內外貿轉內貿可行
一,近幾年內貿市場好于外貿市場
從短期看,外貿轉內貿也未嘗不可。據工信部近期公布的一項數據,2019年11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3760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777億元。這樣的數據,足以說明內貿存在很大的市場有待開拓。另外,隨著中美貿易關系摩擦僵持不下,近幾年的市場行情反映出內貿好于外貿,因此內貿市場確實存在更大的潛力。
二,外貿企業產品在內銷市場有優勢
外貿企業轉向內貿在產品上有一定的優勢。國內的服裝潮流大多是從國外傳過來,國外的服裝企業往往在產品上更時尚,更迎合潮流。與內貿企業相比,產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目前很多新生代消費者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兼顧時尚與文化的個性化需求,而且這一需求迭代速度遠超從前。因此,外貿企業轉內貿銷售,或將能夠開辟出一翻新的天地。
外貿轉內貿不是長久之計
01,國外紡織業方興未艾,有待開拓
長遠來說,外貿轉內貿只是當下的權宜之計,并不是長遠之計。首先,疫情是暫時的,雖然何時結束我們無法預知,但總有消散時。待到疫情結束,春暖花開,紡織外貿也同樣會回暖。國外許多國家的紡織業正方興未艾,待全球戰勝病毒,涅槃重生的紡織市場又將迎來出口的好時機!
02,內銷市場競爭加大
萌生外貿轉內貿想法的布老板不在少數,若大家都將銷售方向轉向外貿,即將給內貿市場增加壓力。坯布織造面料市場原本已經飽和,供需關系不平衡,供應遠大于需求,導致已經有一批企業被淘汰或被迫轉型。若再加上部分外貿企業轉內貿,恐將難分半杯羹!
關于外貿企業目前面臨接單難的問題
給出以下幾個建議,供紡織老板參考
1、堅守陣地,不能將多年積累的外貿客戶輕易放棄。即使在客戶取消訂單和無單可接的情況下,也要待客戶如初戀般。發展客戶不容易,維護客戶更是難上加難!待疫情過后,你的一舉一動盡在客戶眼中,或將收獲更多!
2、在堅守自己原有陣地的同時,可以適當發展內貿客戶,做到開拓和維護兩不誤!這樣也能將企業運轉下去,不會因為無單而難以為繼。
3、雖然新冠肺炎病例已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但大規模爆發的并不多,可以將外貿銷售重心轉移至疫情較輕或沒有疫情的地區,同時開拓了企業原本的貿易范疇。
4、提高企業自身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質量。只有完善自身的產品,將產品做到極致,無論是外貿還是內貿,都將有一席之地,不會被市場所淘汰。
疫情之下,企業難免有一些影響,紡織老板不必產生恐慌情緒,做好自己的產品,以不變應萬變。至于企業是否需要由外貿轉內貿,希望布老板慎重考慮.....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