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面料工業4.0?
這個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提高行業效率,就是用現在能夠解決70億人用面料的資源解決未來100億人的需求。大家也許會問100年前從福特流水線開始到現在豐田汽車的供應鏈整合,產品生產效率已經非常高,怎么還能大幅提高?第二:滿足個性化需求,這個好理解,現在個性化產品滿足還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因為要想讓生產效率極高就要減少生產的靈活性,減少生產鏈的波動。在過去滿足個性和效率是矛盾的,因為過去對效率的定義是狹隘的,和專制的。
二,為什么現在我們能去實現面料業的工業4.0?
因為有了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能夠進行互動的社會化媒體,說到這里大家就應該很容易看出馬云所有的戰略收購了,都是為了阿里適應未來工業4.0的環境做準備,并且積極布局增加阿里在B端的粘性和影響力。怎么實現利用以上技術重構來優化組織結構,未來組織架構中少要考慮以下內容,新型的人才,自動化的設備,環境(時間和空間),信息(包括企業內部的信息和外部來的指令),軟件,RFID(無線標簽)。這個組織一定是開放的,并聯的,全員都能與外界進行權限范圍內的溝通互動。在互聯網時代產品就是媒介,任何商業模式后實現的都是社交與溝通,喬布斯的新品發布會就是產品的重要一部分。
三,現在面料業主要有2種模式,一個是現貨一個是期貨?,F貨就是先根據自己以前的經驗預判未來什么好賣,然后先做起來,如果是傳統產品也就是經典產品這個風險小但利潤少,這個要整合產業鏈,這也是很多人愿意做的,但碰上經濟危機,很多這樣的企業扛不住。還有一種就是新產品,那么就是賭,這樣的現貨價格就很高,因為有太多的產品是賣不掉的,這就是產銷比,柯橋有很多老板就這樣,起來很快,2,3年只要賭到一個好產品,消失的也快,賭錯了。每年新產品出來上百萬個,全新的也有上百種,可真的能上量的產品很少,賭風險很大。那么剩下就期貨了,期貨生產周期長,質量不穩定,還存在做壞的風險。終的結果都是成本居高不下。只有提高生產速度壓縮生產周期和提高預測效率提高現貨產銷比才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四,要開發明年的新面料,我們先企劃,企劃一般是了解流行和時尚服裝人士的理念,結合現在新纖維和生產技術工藝的發展,以及大數據的預測,制定出方案,(這么大的面這么多的信息沒有互聯網很難操作),然后開始設計試制,這些全部要在電腦上完成,做成虛擬的仿真產品包括流行色。同時通過社會化媒體進行互動和交流,收集數據并迭代改進,如果沒有互聯網和電腦這個是很慢的,優化后試樣同時服裝設計虛擬服裝展示并得到需要這個樣品面料的設計師或公司,樣出來后根據服裝要求修正,然后開始準備小樣提送客服手中。收到樣深入溝通后得到部分訂單和改進意見,開始組織生產,生產整個過程是開放的,也就是客人隨時知道產品的進度,和部分修改要求。你也可以提出疑問,并且能夠得到一線人員的回答。而不像現在整個是黑匣子。當然如果沒有問題,你也可以不用管整個過程?,F在的企業溝通效率是很低的而且對外接口很少,而且是單線串聯的多層級的,對生產組織,設備,空間,人員,原材料的控制也是大概人為的。對于未來物流快遞行業利用了RFID后會怎么樣呢?隨著芯片儲存能量和電池技術的發展,RFID的成本會接近于零。
五,由于過去10年紡織行業包括面料業賺錢容易,還有一個就是房地產的原因,整個行業的職業素養下降,好的人不來了,在里面的人也很浮躁。面料工業4.0的普及還沒有,對紡織面料行業金融政府也還不是扶持的行業,整個行業的管理水平真不夠,大的工廠是家庭作坊的放大,大的公司是個體戶的放大,整個行業也還沒有一個整產業鏈技術的整合平臺。都是我們現在就要去解決的問題,面料CAD技術的投入和提升要做到仿真,管理流程和管理軟件的深入合作等都是現在可以去做的事業,未來的企業主要二種,一種各級平臺型,如阿里一級,樂視,小米這種二級平臺還有大大小小各級平臺,還有一種就是在各大小平臺上各細分領域做到前十的企業。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發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發表評論